返回

爱你老妈,玄武门见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1章 初号机(感谢早睡晚起身体好8的1k打赏,本章加更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
    观测800度以上的火焰,需要用湿布遮挡面部靠近观察。

    当然光看不保险,尤其在古代没有色卡的情况下,大家对颜色的评判都很主观随性。

    为了保证万无一失,需要用手旁的东西来测试一下。

    能测试温度的东西很多。

    铅、锡完全熔化,变代表着温度超过300度,黄铜若软化变形但未熔代表温度接近900度。

    陶土片在900度的时候,表面玻璃化,颜色由红转灰白,敲击声清脆。

    木炭呈白热状态,燃烧速率加快,灰烬细腻飞扬,是温度达到900度的标志。

    铁矿砂在900度时开始软化粘连,用铁钩探入窑内可拉出细丝。

    如今大唐的工业对串联窑的温度要求是越高越好,需要控温的时候,往往是低温,所以李唯倒也没再费心思钻研温度测量仪器。

    如此加热得到的铁,通过锻打得到3-5毫米厚的钢板,这用于铆接锅炉外壳。

    气缸和活塞同样不难制造,唯一的技术难点‘折叠锻打’在青阳部的老年热血工匠这里,并不存在。

    密封材料获取也不难,马匹皮革浸泡桐油制成垫圈,用亚麻线混合铅粉缠绕螺纹接口。

    而冷凝管,也可以取材自赤峰地区铜矿冶炼,手工敲打至1-2mm厚的薄壁铜管。

    蒸汽机的核心部件一定是锅炉。

    将低碳钢板加热至红热状态,用木槌在圆形石砧上敲打成弧形板。

    多块弧形板铆接成圆筒,其中的‘铆’需要预先钻孔,铆钉烧红后插入锤击固定。

    铜制火管两端扩口,插入锅炉前后端板并用铅锡焊料密封。

    铸铁制安全阀,配重锤调节压力,玻璃管做水位计。

    如此,长2米,直径0.8米,内部设20根铜制火管的圆筒形火管锅炉,就组装完毕了。

    唯一麻烦些的,是需要反复测试压力,以防爆炸。

    虽然测试不是李唯亲自上,但围在边上的可都是社稷栋梁,不能炸坏了。

    所以每次测试时,李唯都烧三炷香,果然就没炸,挺好。

    气缸便是朴实无华的黏土制作,根据初号机的大小,内径20厘米、长度50厘米,内涂骨粉防止粘黏。

    自从烧制了骨粉以后,李唯发现这东西处处都能用。

    将来烧制去卖的骨瓷,恐是也不用担心滞销了,因为它注定供不应求。

    活塞、连杆、曲轴、飞轮、冷凝器的制作,都不需要李唯亲自上阵。

    一定要说,曲轴的制造是用榫卯结构拼接后覆铜加固。

    冷凝器是根据瓦特式改进的,将铜管制成的螺旋管置于水箱中,蒸汽通过后冷凝成水,由水泵抽回锅炉。

    总装是李唯亲自来的。

    将锅炉与气缸通过钢管连接,蒸汽管路包覆毛毡保温,曲轴连杆机构涂抹牛油,确保飞轮与传动齿轮咬合……

    巧手吐屯带着一堆年纪够李唯翻三倍的工匠围在他身边,一边“陛下小心”“陛下果真威武”“陛下……”的叭叭,一边拿着纸笔连画带写拼音的记录着李唯安装时的动作。

    这拼音,还真是没白普及。

    因为这群人着急了的时候,是拿拼音去写蒙文的。

    李唯不懂,但他大受震撼。

    这波文化输出,大抵是狠狠地赢了。

    静态测试非常成功,保持运行了一小时,并未有任何泄漏。

    空载运行时,活塞也在正常的运动,十分顺畅,配气阀门的节奏也很稳定。

    负载测试也合格,依照初号机这么个大小,足够达到8马力而不寄,它很棒了。

    今天是初号机第一次在民众面前亮相的日子。

    表现优良的民众早已急不可耐,而远在他地分配工作,但得了足够的优等评价被选中的幸运儿,也得到了包吃包住新都一日游的参观资格。

    他们都很安分的听从民兵的调配,站在麻绳围出的参观区内,就算允许交谈,他们也不自觉的压低着自己交谈的声音,生怕坏了规矩。

    蒸汽机的用处有很多。

    李唯今天在众人面前展示的,便是用初号机加强的‘打桩机’来加固新都皇宫的城墙地基。


第51章 初号机(感谢早睡晚起身体好8的1k打赏,本章加更)(6/6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